2011年深圳市光明新区婴儿喂养方式现状调查

作者:杨育明; 张伶俐; 许瑾瑾
来源:预防医学论坛, 2014, 20(05): 355-357.
DOI:10.16406/j.pmt.issn.1672-9153.2014.05.009

摘要

目的了解光明新区婴儿喂养方式现状,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研究两个群体有效的营养行为干预模式。方法 2011年7月18日在深圳市光明新区社区儿童保健门诊,对330名03岁散居婴幼儿的主要照顾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表由医务人员填写,主要内容包括婴幼儿基本情况、喂养现状及补充食品添加情况,以及家长关于婴儿期喂养、营养知识和行为等。结果独生子女家庭年均收入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年均收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母乳喂养率为35.13%,非独生子女为76.08%(P<0.05);断奶时间:独生子女为4.10月,非独生子女为8.08月(P<0.05);6个月龄时独生子女补充食品添加占29.87%,非独生子女占19.19%(P<0.01),两人群补充食品添加种类和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取决于主要抚养人的喂养行为以及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不是科学喂养的主要障碍,独生子女补充食物添加及喂养方式更为科学合理,分层次践行科学育儿中心-社区-家庭的干预模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