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陆相淡水湖盆页岩层段的有机质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对于指导陆相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的东岳庙段和大安寨段发育陆相页岩,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其有机质富集机理有待探索。以自流井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心描述、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有机碳含量、干酪根镜检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测试,对沉积古环境进行恢复并明确了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自流井组页岩的有机碳含量为0.29%~3.43%,平均值为1.32%。干酪根类型指数主要分布在24~52之间,平均值37,表明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和Ⅱ2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等水生生物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古气候指标C值、Sr/Cu值、古风化指标CIA值以及古盐度指标Sr/Ba值表明,自流井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为一个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淡水湖盆。湖盆水体的中等生产力为有机质的富集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物质基础,富氧的底水环境导致有机质被氧化消耗不利于有机质的富集。TOC与多个古环境指标交汇图分析表明,自流井组页岩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到古生产力、古气候、沉积速率的控制。只有在相对潮湿的气候条件、相对较高的古生产力和适当的沉积速率背景下,有机质才会富集。氧化还原条件和盐度不是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这与海相页岩和陆相咸水湖盆页岩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