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深度对小麦生育期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作者:吴盼娣; 陈粲*; 任晓明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2, 45(12): 103-108.
DOI:10.19672/j.cnki.1003-6504.1611.22.338

摘要

该文以典型的地带性土壤-黄棕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期内,作物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和作物秸秆还田的不同深度(无秸秆还田、表面覆盖、10 cm、20 cm和30 cm作物秸秆还田)2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期,表面覆盖处理条件下,硝态氮含量在土壤表层比其他不同还田处理的土层增加了11.42%~34.88%;10 cm和20 cm秸秆还田处理条件下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状况与表面秸秆覆盖处理基本相同;在小麦抽穗期,秸秆还田3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比相同土层的其他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11.7%~35.4%,表现出30 cm土层秸秆还田后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有滞后的效应;在小麦成熟期,无秸秆还田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的秸秆还田处理,而在表面覆盖还田处理的整个小麦生育期的土壤剖面(0~40 cm)的硝态氮总量比其他3个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23.85%、33.22%和39.55%,差异极显著(P<0.01)。在小麦出苗、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与不同秸秆还田深度呈负相关关系,小麦成熟期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研究结果可为减少秸秆还田造成的硝态氮对农田环境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