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复旦大学上海肿瘤中心(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FUSCC)的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 IHC)分类模型研究不同分子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差异。方法 收集98例于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疗的TNBC患者肿瘤组织蜡块,基于IHC分类模型将上述患者分成4组,腔面雄激素受体亚型(luminal androgen recepto, LAR):AR (+);免疫调节亚型(immunomodulatory,IM):AR (-),CD8(+);基底样免疫抑制亚型(basallike immune-suppressed,BLIS):AR(-),CD8(-),FOXC1(+);间充质亚型(mesenchymal-like,MES):AR(-),CD8(-),FOXC1(-),DCLK1(+)。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别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98例TNBC中,90例可通过IHC分类模型分类,其中LAR型23例(25.56%), IM型29例(32.22%), BLIS型24例(26.67%),MES型14例(15.56%)。4种分型患者之间p53,Ki-67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分型患者之间年龄分布、肿瘤长径、淋巴结阳性数目、病理级别、复发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M型与MES型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淋巴结阳性数目是影响TNBC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期(DFS)和5年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4组TNBC之间Ki-67、p53表达存在差异,IM型具有更低的p53和Ki-67表达率,MES型表现出相对高的Ki-67及p53表达水平,淋巴结阳性个数是影响TNBC患者5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IM型预后趋势较好,MES型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