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伴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的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采取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35例伴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的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采用硬币法分为Ⅰ组(16例)、Ⅱ组(12例)和Ⅲ组(7例)。Ⅰ组患者采用脑血管介入治疗,Ⅱ组患者采用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Ⅲ组患者采用动脉内膜切除治疗。比较三组介入诊断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及再发脑梗死率。结果介入诊断后,三组患者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Ⅲ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85.7%,均高于Ⅱ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63、4.866,P<0.05)。Ⅰ组、Ⅲ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05)。Ⅰ组患者再发脑梗死率均低于Ⅱ组及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5.006,P<0.05);Ⅱ组、Ⅲ组患者再发脑梗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05)。结论伴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的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采取脑血管介入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