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5年类NADC30 PRRSV毒株序列的重组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作者:王彪; 谷尚品; 侯晓璇; 王孟月; 王小娟; 谭菲菲*; 田克恭*
来源:中国兽医学报, 2023, 43(08): 1594-1603.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23.08.02

摘要

为了解我国类NADC3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株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本实验室2016-2020年获得的64条类NADC30毒株序列进行分析。Nsp2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64株毒株均表现出与NADC30毒株一致的131个不连续的氨基酸缺失。其中,9株在Nsp2区域除该缺失特征外,另含有额外的氨基酸缺失。基于全基因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61株分布在Sublineage 1.8(类NADC30),3株分布在Lineage 8(HP-PRRSV)。而基于ORF5序列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则更分散,56株分布在SubLineage 1.8,5株分布在Lineage 8,2株分布在Lineage 5(类VR2332),1株分布在Sublineage 1.5(类NADC34)。经RFP4和Simplot生物学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结果表明,64株毒株中可能有44株为重组毒株,共表现出5种重组模式,其中以NADC30提供骨架,HP-PRRSV提供重组片段为主要模式。重组热点分布在非结构蛋白区域5′UTR~1 500 nt(Nsp1)、5 374~8 177 nt(Nsp4~Nsp9)和结构蛋白区域12 100~13 279 nt(ORF2~ORF4)。RFLP结果表明,64条ORF5序列共存在12种RFLP模式,其中与美国高致病性变异株PRRSV RFLP1-4-4 Lineage1C相同的模式RFLP 1-4-4数量最多,共31株。综上所述,本研究为了解我国类NADC30毒株的遗传演化、重组分析和防控提供借鉴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