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提高寒地半干旱地区糜子产量,采用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区,设4个水平,45、52.5、60、67.5万株/hm2;施氮量(纯氮)为亚区,设5个水平,0、45、60、135、180kg/hm2,共20个处理,对糜子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比较产量差异及叶绿素、叶面积、土壤碱基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密度在60万株/hm2,施氮量在60kg/hm2策略下,既能获得较高产量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在低密度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施氮量,增加养分,促进分蘖,随着密度的增加,应适当减少施氮量,控制分蘖,使糜子收获时的密度达到或接近62万株/hm2~69万株/hm2这一范围...
-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