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传统电影史书写中,通常把1937年抗战爆发后,上海电影力量分流赴港视为内地影人第一次南下;而将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之后,多拨内地影人南移香港作为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南迁。而实际上,早在1934—1937之间,内地影人就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南下。这一时期"天一""联华""艺华"等公司均南移香港成立分厂,邵醉翁、竺清贤、汤晓丹、苏怡、邵仁枚、侯曜、李应源、姜白谷等沪上电影人也紧随其后,"天一港厂""南粤""艺华港厂"等制片机构都在这一时间段建立,1932到1936年间,香港影业公司增加到50多家。[1]得益于内地影人的第一次南下,香港电影进入了
-
单位北京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