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出血性脑梗死(HI)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H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吡拉西坦、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实施吡拉西坦、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梗死体积、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84.9%(45/53),对照组为66.0%(3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8、11.41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8,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脑梗死面积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肿体积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4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7、2.131、29.736,7.865、30.442、54.483,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SE、TNF-α、IL-6水平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06、19.883、19.20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2例(3.8%),对照组为4例(7.6%),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77,P>0.05)。结论 吡拉西坦、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梗死体积,不良反应少。
-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