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人群进行分析,探索NAFLD患者生化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 843例体检队列,纳入NAFLD患者2 088例。按彩超诊断标准,分为轻度脂肪肝(1 549例),中度脂肪肝(517例),重度脂肪肝(22例)三组。分析三组NAFLD临床基本特征及生化指标,以及合并肾病、心肌缺血、高血压、胆系疾病(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切除)、甲状腺结节等差异。结果 NAFLD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6.62%(2 088/7 843),男性患病率31.75%,女性患病率18.11%。NAFLD患者发病年龄(47.22±13.07)岁;NAFLD患者(2024例)的BMI为(27.00±3.36)kg/m2,轻、中、重度NAFLD患者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NAFLD疾病程度增加,BMI也增加。NAFLD患者轻、中、重三组的尿酸(P<0.001)、空腹血糖(P<0.001)、总胆固醇水平(P=0.013)、甘油三酯(P<0.001)、低密度脂蛋白(P=0.047)、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P<0.001)、高密度脂蛋白(P=0.027)、谷丙转氨酶(P<0.001)、谷草转氨酶(P<0.001)、谷胺酰转肽酶(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胺酰转肽酶随着NAFLD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有升高趋势。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在NAFLD轻、中、重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疾病程度与尿酸(R=0.165,P<0.001)、谷丙转氨酶(R=0.251,P<0.001)、谷草转氨酶(R=0.168,P<0.001)、BMI指数(R=0.251,P<0.001)具呈明显正相关。尿蛋白(P=0.033)、胆囊息肉(P=0.001)、甲状腺结节(P=0.025)在NAFLD轻、中、重三组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无随NAFLD严重程度增加趋势。胆囊炎(P=0.153)、胆系结石(P=0.883)在NAFLD三组患者中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缺血(P=0.023)、高血压(P=0.001)、肾脏早期损伤(尿微量白蛋白阳性)(P=0.039)在轻、中、重NAFLD患者中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NAFLD疾病程度的加重,其阳性率均有增加趋势。结论在NAFLD患者中,中老年男性患病率较高,随着体质量增加,NAFLD严重程度增加。NAFLD疾病程度的增加,不但加重糖脂代谢紊乱,还增加NAFLD患者罹患肾病、心肌缺血、高血压等疾病的比率。

  • 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