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植被覆盖度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可间接反映矿区植被生态修复效果。本研究基于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提取甘肃省金川矿区植被覆盖度,分析矿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探究矿区植被修复效果,为后续植被恢复与保护及生态修复措施调整提供参考借鉴。结果表明:(1) 2005—2020年金川矿区植被覆盖度从24.15%提升至30.99%,且高覆盖植被占比逐步上升。(2)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植被覆盖明显改善的区域为北部防护林、中部湿地公园及西南部矿山公园,退化区域为西北部建设用地扩张区域。(3)金川矿区植被覆盖度景观破碎化随时间先增加后降低,景观多样性与均匀度有所提升。高覆盖与低覆盖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且集聚性高,呈集中连片分布特征;较高、中等及较低等级植被覆盖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但近5年破碎化速度有所减缓,呈不规则形状零散分布在市区内。今后应继续因地制宜地修复矿区植被,提高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增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