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清石系统结合超声在治疗鹿角形肾结石中的价值

作者:宋乐明; 范地福; 杜传策; 刘泰荣; 杨忠圣; 钟久庆; 彭光华; 胡敏; 姚磊; 彭作锋; 朱伦锋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3, (04): 254-258.

摘要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清石系统结合超声在治疗鹿角形肾结石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302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8例,女144例。年龄3.5~65.0岁,平均41.0岁。合并集合系统积水216例,合并集合系统积脓37例;34例有开放取石手术史。患者均应用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清石系统结合超声治疗。硬膜外或全麻下,俯卧位,肾脏不固定,术中应用B超引导穿刺建立14~16 F通道,利用硬质工作鞘活动灵活的特点,住连续大流量灌注持续低负压吸引下,采用100 W钬激光碎石,术中结合B超引导同步吸引取石。结果 302例均成功建立通道,共建立通道329个。291例一期手术,11例合并集合系统积脓行造瘘后二期取石。手术采用单通道280例(92.7%)、双通道17例(5.6%)、三通道5例(1.7%);低位入路通道322个(97.9%),高位入路通道7个(2.1%)。平均每个通道建立时间3.2 min,平均取石时间55.4 min。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9.7%(271/302),单通道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0.0%(252/280),ESWL或二期经皮肾镜手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8.0%(296/302)。输血11例(3.6%),术后介入治疗4例(1.3%),术后发热25例(8.3%),无周围脏器损伤,无死亡病例。结论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清石系统结合超声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工作鞘活动度大,取石方便灵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快速、安全、准确,通道设计更合理,能够提高单通道一期清石率,手术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