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考察二滩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调查分析了二滩水库5个断面的10个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的密度、生物量、优势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Pielous均匀性指数(J)。【结果】二滩水库在调查期间整体上处于中营养状态。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24种,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优势门类,分别有49和43种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范围分别为0.31×106~1.34×106个·L-1、0.43~1.91mg·L-1,秋季的浮游植物密度最高,夏季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H分布范围为2.21~3.96,J分布范围为0.70~0.93,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由此判断二滩水库整体处于无污染或轻污染状态。浮游植物密度与总氮含量(TN)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高锰酸盐指数(PI)在p<0.01水平上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H与水温(WT)呈正相关关系,在p<0.01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J与PI在p<0.01水平上呈统计学意义上的负相关关系。【结论】二滩水库水质良好,浮游植物群落稳定,TN,WT和PI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
单位西南大学;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