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伐是调整林分结构的重要手段。不同林层的树木对采伐强度有着不同的响应方式。但以往考察采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时多采用定性或简单定量的方法(如按树高等距)划分森林的垂直层次,这就忽略了同一林层内不同树种间和不同发育阶段树木生长的差异。该研究在吉林蛟河天然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内建立轻度(胸高断面积采伐强度17.3%)、中度(34.7%)、重度(51.9%)采伐以及对照(不采伐)样地,跟踪调查采伐后自然恢复2、4、7年保留木的生长动态。根据不同树种每一个体所处的林层位置和生长发育阶段,将保留木划分为3个组别:林冠层树种的成熟个体(Ⅰ)、林冠层树种的未成熟个体(Ⅱ)以及林下层树种的全部个体(Ⅲ),比较不同恢复时期各组别树木的生长对于采伐强度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第Ⅱ组树木的平均胸径相对生长速率(0.033 cm·cm–1·a–1)显著高于第Ⅰ(0.016 cm·cm–1·a–1)和Ⅲ组(0.018 cm·cm–1·a–1)。总体来看,采伐促进了大多数林冠层优势树种(第Ⅰ、Ⅱ组)的生长,尤其是第Ⅱ组树木的相对生长速率随采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第I组树木的相对生长速率只在重度采伐样地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然而林冠层少见种的生长速率并未受到采伐活动的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第Ⅰ和Ⅱ组树木生长对于采伐的响应都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伐后短期内(2年)采伐样地与对照样地的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而采伐对树木生长的促进效果在伐后2–4年才开始出现,并在随后的监测期内持续存在。各组别树木的相对生长速率均随初始胸径的增大而降低,且这种负相关关系的斜率随采伐强度增加逐渐增大,表明随着采伐强度增加,较小的树木个体从减弱的竞争中获益更多,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生长释放现象。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