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微塑料是全球新兴环境热点问题之一。据估算,80%的海洋微塑料来于陆源输入,而河流被认为是陆源微塑料输入海洋的主要路径之一。为揭示辽河流域水体微塑料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其对渤海微塑料污染的潜在贡献,本文基于密度分离原理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双台子河与大辽河下游至入海口(盘锦段)河道表层水体微塑料丰度、材质组成、形态特征与粒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从材质上分析,2条河流共检出了17种高分子聚合物,其中以聚乙烯占比最高,分别占双台子河和大辽河表层微塑料总量的38%和32%;从形态上分析,碎片微塑料(533.08~674.25μm)和纤维微塑料(1 054.87~1 450.76μm)分别占2条河流检出微塑料总量的80%以上,颗粒微塑料(100.26~241.3μm)占比则低于10%,并且没有检出形状规则的塑料微珠;从丰度上分析,双台子河((4.52±0.76)个·L-1)与大辽河((4.74±0.67)个·L-1)表层水体微塑料丰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各点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双台子河与大辽河表层水体微塑料污染特征相似,这为开展渤海微塑料溯源和风险管理提供了直接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