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和比较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后患眼远期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变化, 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 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出生后因1型ROP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岁ROP患儿40例40眼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屈光状态检查。按照患儿曾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和抗VEGF组, 前者曾于出生后接受单次激光视网膜光凝疗法, 后者曾接受单次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0.25 mg/0.025 ml)玻璃体腔注射, 并纳入年龄匹配的足月健康儿童20例20眼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OCTA测定治疗后4~6年患眼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表层及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VD)和CFT变化, 探讨出生孕周、出生体重、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CFT对BCVA预后有无影响。结果激光视网膜光凝组、抗VEGF组和健康对照组间FAZ面积、表层视网膜VD和深层视网膜V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1、8.436、5.497, 均P<0.05), 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和抗VEGF组FAZ面积小于健康对照组, 表层视网膜VD值和深层视网膜VD均大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视网膜光凝组CFT值为(267.6±11.8)μm, 大于抗VEGF组的(259.5±12.9)μm和健康对照组的(242.4±12.3)μ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抗VEGF组CFT值大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黄斑中心凹表层视网膜VD值与FAZ面积间呈强负相关(r=-0.713, P<0.05), 黄斑中心凹深层视网膜VD与FAZ面积间呈中等强度负相关(r=-0.565, P<0.05);出生孕周与FAZ面积间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0.485, P<0.05)。出生孕周、FAZ、黄斑中心凹表层视网膜VD、黄斑中心凹深层视网膜VD、CFT与BCVA之间存在相关性(均P<0.05), 出生孕周和FAZ对BCVA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R2=0.615, 均P<0.05)。结论激光视网膜光凝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1型ROP后4~6年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表现相近, 患眼BCVA预后接近, 抗VEGF药物治疗后患眼CFT优于激光视网膜光凝。出生孕周和FAZ是1型ROP患儿治疗后视力的影响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