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是耗水大户。在高校中水处理工程中推行新设备、新技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降低高校人均耗水量、节约用水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中水处理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两个阶段采用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割裂,容易出现因设计的处理工艺与实际运行结果存在较大偏差,达不到使用要求而重新改造的情况。以某高校中水处理工程改造为例,对比了改造前后工程建设情况和后期运行管理情况,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对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和膜生物处理工艺在处理流程、用地面积、项目投资、处理效果、运营成本及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如设计合理,管理到位,膜生物处理工艺较之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具有流程工序较少、占地面积较小、处理水质稳定、运维管理工作量减少、后期运营管理成本较低等特点,但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基于该中水处理系统长期运行情况,针对投入使用后出现的问题,从前期项目设计、工程建设到后期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