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76例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术后发生PVST的影响因素。结果 7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PVST 3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PVST组和PVST组患者的性别、Child-Pugh分级、肝硬变病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年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相对于≤50岁者(RR=1.31,P=0.02)、脾静脉直径>12 mm相对于≤12 mm者(RR=1.29,P<0.01)、门静脉直径>13 mm相对于≤13 mm者(RR=1.55,P=0.01)、门静脉血流速度<18 cm/s相对于≥18 cm/s者(RR=1.47,P<0.01),D-二聚体水平升高相对于未升高者(RR=2.89,P=0.03)、血小板计数升高相对于未升高者(RR=1.82,P=0.02),其发生PVST的风险较高。结论对于PVST高危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需监测PVST发生的危险因素,如D-二聚体水平等,给予针对性措施,以预防PVST的发生。

  • 单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