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介绍骨间背侧血管为蒂穿支岛状筋膜脂肪瓣充填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 北京积水潭医院共收治8例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患者, 均采用去除融合处骨质、桡骨近端截骨、肱二头肌止点重建联合肘肌+骨间背侧血管为穿支蒂的前臂背侧筋膜脂肪瓣充填进行治疗, 患者男6例, 女2例, 平均年龄7岁(5~12岁)。双侧5例(1例右侧手术, 4例左侧手术), 单侧3例(右侧2例, 左侧1例)。Cleary分型Ⅱ型1例, Ⅲ型7例。所有患儿手术侧前臂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旋前位(0°~80°, 平均43°)。患者术后3 d开始交替佩戴旋后及旋前支具, 4周后开始主、被动旋转功能锻炼及肘关节屈伸活动锻炼。于夜间隔日交替佩戴旋前、旋后支具至术后半年。结果 8例患儿均获得平均27个月随访(6~48个月)。7例重建的上尺桡关节间隙清晰, 未见再融合迹象;1例12岁患儿术后重建关节处部分再融合, 1年后取出桡骨固定钢板, 同时重新磨断骨融合处, 并植入异体肌腱团。术后随访半年, 重建关节间隙清晰。6例患儿术后伸指功能正常, 2例术后出现伸指无力, 其中1例2个月后恢复, 另1例3个月后基本恢复。6例患儿术后伸肘功能正常, 2例术后伸肘受限(15°和20°)。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 患者前臂活动度旋前平均32.5°(10°~65°), 旋后平均31.9°(10°~70°)。结论骨间背侧血管为穿支蒂的前臂背侧筋膜脂肪瓣充填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 手术方法相对简单, 治疗结果满意, 但存在桡神经深支损伤等风险。

  • 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