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推进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呈现"漂浮式转移"或"钟摆式转移"的非稳态特征,显著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永久式的"市民化转移"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贫民化转移"。因此,基于中国差异化的劳动力流动模式和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化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效应?影响程度如何?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又是如何?现有的城镇化水平是否被高估?对此,本文以江苏为例,重点对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化的内在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二者协同和耦合的路径选择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实施对策,不仅对江苏,也对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化二者的协同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具有现实意义。
-
单位金融学院; 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