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丙戊酸(VPA)辅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34周龄SD幼鼠,体外分离培养BMSCs,收集第3代BMSCs。动物脊髓损伤模型选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打击脊髓。按照体重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均12只):除了假手术组以外,模型组、VPA组、移植组及联合组均进行SCI;然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射0.9%氯化钠,并一次性在损伤节段脊髓(或相当于损伤节段的脊髓)注入0.9%氯化钠1 mL;移植组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1×106mL-1BMSCs 1 mL;VPA组腹腔注射VPA,按300 mg·kg-1·d-1每12 h给药1次;联合组是移植组+VPA组。在SCI后7,14 d,先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用免疫组化法检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切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SCI后14 d,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戊酸组、移植组和联合组的BBB评分分别为21,(4.51±0.41),(7.25±0.95),(7.32±0.55),(9.76±0.95)分。3个治疗组的BBB评分较模型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SCI后14 d,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戊酸组、移植组和联合组的Caspase-3的表达分别为(1.64±0.41)%,(26.22±4.81)%,(21.21±4.04)%,(21.47±3.32)%,(16.15±3.09)%,3个治疗组的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戊酸组、移植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8±0.39)%,(40.51±3.81)%,(19.95±2.04)%,(20.87±2.32)%,(12.83±1.09)%,与模型组相比,3个治疗组的凋亡指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注射VPA辅佐BMSCs移植对SCI后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和下调Caspase-3的表达、抑制凋亡有关。

  • 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