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十年苏童研究的学术史考察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其一是苏童研究的学术起点与焦点脉络。苏童研究起点高,观点精到,意象化、逃亡与返乡、虚构、叙事视角等关键词准确把握了苏童创作的基本特点,成为苏童研究的学术焦点。不少评论家一直关注苏童的创作并进行了追踪研究。某些针对其单篇创作或作家整体创作姿态的批评虽稍显武断、片面,但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和中肯建议,体现出评论家的艺术良知和责任感。其二是苏童研究的主要美学资源和思想方法。人本主义思潮、新历史主义思潮、叙事学等为评论家阐释苏童作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方法。其三是苏童研究的最新趋势和潜在问题。关注苏童小说叙事语法或诗学的经典叙事学阐释方兴未艾,而更倾向于揭示作者、读者、文本及社会文化语境内在关联的后经典叙事学研究也在悄然兴起。这有助于突破当下日益显现的人云亦云、少有新见的研究瓶颈。苏童研究也存在着名篇研究扎堆,散文和大量短篇小说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况,而叙事学的转向将有利于改变这种现状。此外,接受美学、比较美学层面的苏童研究还不够深化,期待着进一步提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