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腔内二维(transvaginal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2D-TVS)、三维(transvaginal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3D-TVS)超声指标用于评估绒毛膜隆起(chorionic bumps, CB)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早期妊娠检查的孕妇11 042例,其中CB病例46例,纳入CB组;其余早孕期孕妇,抽取421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早期妊娠结局。根据早期妊娠结局将CB组分为流产和宫内活胎两个亚组。按照CB数目将CB组分为CB=1和CB>1两个亚组。2D-TVS记录妊娠囊(GS)和CB前后、上下、左右径及CB数目,计算GS均值、CB均值、CB/GS均值比;3D-TVS获取GS、CB体积,并计算CB/GS体积比。比较两亚组超声指标,分析超声指标与早期妊娠结局相关性。结果 CB的发生率为0.42%。CB组早期妊娠流产率为55.6%,高于对照组(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和宫内活胎组GS均值、GS体积、CB均值、CB体积及CB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CB/GS均值比、CB/GS体积比大于宫内活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GS体积比与早期妊娠流产具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409;其他超声指标与早期妊娠流产无相关性(P>0.05)。CB=1组流产率(58.6%)与CB>1组流产率(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GS均值比、CB/GS体积比与早期妊娠结局有关,CB/GS体积比与早期妊娠流产率呈正相关。CB作为孕早期预后不良的超声征象,有增加早期妊娠流产的可能。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