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频繁讨论的“打工人”和“996”现象折射出职场中日益严重的超时劳动问题。对全国范围的代表性数据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劳动者在超时劳动。整体上,超时劳动对个体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威胁:超时劳动不仅不会提高收入,反而有损身体健康、降低主观幸福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超时劳动对生活质量的作用后果与过程存在年龄异质性:超时劳动通过感知到的工作压力这一中介机制传递,降低了青年劳动者的主观幸福体验,损害了中老年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以上结论意味着,通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协商,规范劳动力市场的工作要求,减少超时劳动现象,对于提升个体身体健康和主观福祉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