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植被在潮汐作用下能够改变滨海湿地中微地形结构,微地形结构的改变则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了解植被在潮汐作用下改变微地形结构的作用机理,对于开展滨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模拟实验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沼湿地中盐地碱蓬植株根部凹坑微地形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地碱蓬植株从幼苗到成株的不断成长,植株的茎秆强度也不断增强,在潮汐作用下其根部形成的凹坑微地形的直径和深度也不断增大。高茎秆强度的模拟材料硬竹签根部的凹坑微地形的直径和深度也显著高于低茎秆强度的软塑料条。随着由海向陆受潮汐影响的盐沼区域高程的不断增高,盐地碱蓬植株及茎秆模拟材料根部的凹坑微地形的直径和深度也不断增大。在受潮汐影响范围内的盐沼区域中,植株及茎秆模拟材料根部凹坑微地形的直径和深度都与土壤盐度、土壤硬度以及土壤p H呈正相关关系,都与土壤含水率、潮汐侵蚀速率、泥沙沉积速率、平均日淹水频次、平均最大淹水水深以及平均日淹水时长呈负相关关系。
-
单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