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采用不同强度的动态情绪面孔,考察老年人和年轻人加工情绪面孔的积极情绪敏感性和消极情绪敏感性。方法 72名老年人和72名年轻大学生参加本实验。利用面孔变形任务,给被试呈现愤怒、厌恶和高兴面孔序列,每个序列均从中性面孔开始,然后连续梯度变化到完整的表情,被试在识别出情绪类型后作出按键判断,记录被试反应正确率和情绪识别强度。结果 对于高兴面孔,老年人(29.38±11.83)比年轻人(34.38±9.32)需要更低的情绪强度进行识别(P<0.01);对于愤怒面孔,老年人(46.89±14.72)比年轻人(41.49±13.86)需要更高的情绪强度进行识别(P<0.05)。结论 东方文化下的中国老年人同样存在情绪积极效应,这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对积极情绪刺激的偏好有利于帮助老年人应对老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