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博物馆藏砂器EDXRF分析

作者:韩利忠; 刘培峰*; 山日钦; 李豪; 罗婷; 郑海伟
来源:陶瓷研究, 2023, 38(05): 25-28.
DOI:10.16649/j.cnki.36-1136/tq.2023.05.065

摘要

砂器的成分和加工工艺决定了其性能和质量,对古代砂器的检测可以反映原料来源,成分变化及制作方法。以山西省阳泉市博物馆藏16件元—民国各个时期砂器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进行测试。发现砂器胎中Al2O3含量在15.24%~25.99%之间,SiO2含量在55.99%~67.5%之间,基本符合北方瓷器高铝低硅的成分特征,结合当地黏土成分可知采用了当地原料制胎。从元代、清代到中华民国,随着时代的变化,砂器胎中Al2O3呈下降趋势,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由元代到明代的上升之后,清代与民国均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一方面体现了技术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是选料不精造成的结果。砂器表面的类釉物质是由胎体渗出的物质和表面涂抹的“黄土”相结合在还原过程中形成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