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北学说"是大革命后期由鲍罗廷等提出的挽救中国革命的一项策略思想,其核心观点是"中国革命只有到西北建立军事基地才能取得成功"。通过对1934—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对战略转移目的地取舍的历史考略和选址原则的分析,可以得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长征伊始并没有事先计划把革命落脚地选在陕北,而是先后经过了北上湘西、初定川黔、再定川西、最后落脚陕甘四个阶段的动态调整,中共中央和工农红军最终确定在陕甘地区落脚是当时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中共中央和工农红军转移陕北并取得民主革命的不断胜利,并不是贯彻"西北学说"的体现,也不是"西北学说"关于中国革命只有在西北建立根据地才能取得胜利的历史印证。把红军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而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视为是"西北学说"于中国革命之必然,实际上是典型的意志裁剪论、外力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从而必将陷入是非颠倒的历史虚无主义、主客倒置的历史唯心主义和动静混淆的历史先验主义,从而得出关于中国革命的错误结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