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的输尿管结石自发排出预测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余华君*; 张建军; 丁辉; 骆声福
来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3, 38(07): 544-552.
DOI:10.13201/j.issn.1001-1420.2023.07.012

摘要

目的:分析预测输尿管结石自发排出的CT特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浙江医院检查和治疗的115例输尿管结石病例。所有患者初诊均行腹部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收集输尿管结石位置、结石体积、结石CT值、结石部位输尿管壁厚度和肾积水分级。按照治疗结果不同,将患者分为自发排出(spontaneous passage, SP)组和非自发排出(no-spontaneous passage, No-SP)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上述CT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输尿管结石自发排出的预测因素。通过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CT共检出输尿管结石115例。其中SP组73例,男59例,女14例,中位年龄37.00岁;No-SP组42例,男31例,女11例,中位年龄43.50岁;2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结石位置、肾积水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32.74;P<0.05)。输尿管盆段-膀胱壁内段结石(77%)比腹段结石(51%)自发排出率高。0~2级肾积水结石(83%)比3~4级肾结石(30%)自发排出率明显增高。SP组结石体积、结石CT值、结石部位输尿管壁厚度中位数分别为0.07 cm3、562 HU、0.14 cm; No-SP组结石体积、结石CT值、结石部位输尿管壁厚度中位数分别为0.39 cm3、947 HU、0.21 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0、-5.38、-3.39;P<0.05)。结石体积、结石CT值、结石部位输尿管壁厚度的AUC分别为0.90、0.80、0.69,最佳诊断临界值分别为0.08 cm3、802.5 HU、0.11 cm。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体积(OR=0.02,95%CI:0.00~0.47)和肾积水分级(OR=0.22,95%CI:0.08~0.62)是结石自发排出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该模型的准确度为80.90%,灵敏度为91.80%,特异度为61.90%,阳性预测值为80.72%,阴性预测值为81.25%。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效果好(AUC=0.91)。结论:输尿管结石位置、结石体积、结石CT值、结石部位输尿管壁厚度及肾积水分级是结石自发排出的影响因素。结石体积和肾积水分级为独立预测因素。这为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 单位
    浙江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