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动物类中药是我国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成分。现代研究发现,各种动物毒素是引起动物类有毒中药毒性的物质基础。动物毒素是结构和功能丰富多样的蛋白质和多肽等活性物质,不同动物的动物毒素的生物效应也不同。因此,动物类中药的毒性反应也具有不同于植物类有毒中药的特点。现代科学中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的解析和新药的研发上市也都得益于动物毒素。对动物毒素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有毒动物类中药在应用中的毒性防控,也有助于现代新药研发。《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动物类中药有51种。其中有毒的动物类中药8种,斑蝥记载为有"大毒",土鳖虫和水蛭记载为有"小毒",其他5种,全蝎,金钱白花蛇,蜈蚣,蕲蛇和蟾酥均记载为"有毒"。本研究通过系统查阅这8种动物类有毒中药的历史记载和现代毒性相关研究,从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成分、分子机制以及临床对策和表现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动物类有毒中药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