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物对盐渍土的调控作用及有机碳矿化研究

作者:郭振; 张扬; 李娟; 陈田庆; 朱彦勋; 卢垟杰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3, 46(07): 167-173.
DOI:10.19672/j.cnki.1003-6504.0469.23.338

摘要

盐渍化土地作为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民生基础。为探明盐渍土的植物改良效应及盐离子对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以盐壳和黄土复配的重盐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种植盐角草、甘草、紫花苜蓿和草木樨,在生长后期取样进行理化性质、盐离子浓度和有机碳矿化研究,以揭示植物对盐渍土的生物调控作用。结果表明,4种植物种植下均可以降低盐分含量,降幅达87.71%~91.67%。p H、K+、Ca2+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性,Na+、Cl-和SO42-以种植甘草的盐渍土最高,较盐角草处理依次显著增加了0.29、0.74和0.16 g/kg。其中,碳氮含量以盐角草种植下最高,紫花苜蓿其次,草木樨最低,全盐的电导率也以盐角草种植下的盐渍土最低。各处理的有机碳矿化速率规律一致,矿化强度由快至慢,培养结束时平均矿化速率为4.17 mg/(kg·d)。累积矿化量和潜在可矿化碳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盐角草>紫花苜蓿>甘草>草木樨,而累积矿化率与其趋势相反。相关性表明,有机碳、全氮、p H、SO42-与矿化过程均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有机碳、全氮与有机碳矿化作用有协同关系,p H越高盐渍土固碳减排能力越强,盐角草对盐渍土的治理可作为有益尝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