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小于5 kg婴儿建立体外膜肺氧合的置管操作经验

作者:马力; 何秋明*; 王哲; 吕俊健; 林士连; 钟微; 崔彦芹; 余家康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31(06): 768-771.
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06.021

摘要

目的总结体重小于5 kg婴儿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置管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以期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例体重小于5 kg行ECMO支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建立ECMO的支持类型、置管方式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11例患儿中男性9例, 女性2例;置管时体重1.96~4.60 kg, 平均(3.14±0.65)kg;年龄0.1~30.0 d, 中位年龄5.6(1.5, 8.3) d;原发病为先天性膈疝并重度肺动脉高压(4例)、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并发症(7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动脉-静脉(V-A)ECMO支持。4例采用颈动脉-静脉置管, 动脉端6~8 F、深度2.5~3.5 cm, 静脉端8~10 F、深度6.0~7.5 cm, 置管操作时间55~100 min, 平均(73±20) min。7例进行主动脉-右心房置管, 主动脉端6~8 F、深度1.0~2.0 cm, 右心房端12~14 F、深度2.8~3.0 cm;排除2例在心脏手术术中置管外, 其余5例主动脉-右心房置管操作时间为35~110 min, 平均(64±31)min。有3例患儿发生并发症, 其中1例操作中发生血管部分撕裂, 1例出现置管部位出血, 1例置管位置不正确而需调整位置;所有患儿均无操作部位感染病例, 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未见导管脱出。结论在选择合适的管道、细致熟练的操作下, 体重小于5 kg婴儿置管建立ECMO的成功率高且并发症较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