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厨房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数量浓度(NC)、质量浓度(MC)、表面积浓度(SAC)的变化特征和颗粒物粒径分布规律,为作业人群的暴露评价提供参考指标,也为超细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杭州某酒店中式厨房的不同烹饪岗位并对接触颗粒物进行监测,探索炒菜岗颗粒物NC、MC和SAC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颗粒物粒径的变化规律,对炒菜岗与蒸菜岗的颗粒物个体暴露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对NC、MC和SAC三者的相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炒菜岗位的NC10~500 nm在午餐准备期和午餐高峰期的大小和波动幅度明显高于午餐收尾期;MC10~500 nm值全程波动较NC10~500 nm小,午餐准备期、高峰期和收尾期的MC、10~500 nm均值分别为0.1490.229、0.151 mg·m-3;SAC10~500 nm均值分别为225、961、466μm2·cm-3。炒菜岗位颗粒物粒径100 nm以内的颗粒物占比为94.67%,午餐高峰期的模式直径为19 nm。炒菜岗位NC高于蒸菜20~岗700位nm高于蒸菜岗位(P 10~500 nm与NC10~500 nm间的相关性(r=0.703)强于NC10~500 nm与MC10~500 nm、SAC10~500 nm与MC10~500 nm间的相关性(r=0.412、0.351)。[结论]炒菜岗位颗粒物的NC、MC、SAC大小与作业情况相关。粒径在100 nm以内的颗粒物数在构成中占绝对优势。SAC与NC间存在强相关性,表明SAC可能更适合用作空气污染暴露指标。
-
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