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联合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选择1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75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根据NYHA分级,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其中Ⅰ级26例,Ⅱ级43例,Ⅲ级48例,Ⅳ级29例。结果对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LT、AS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和CRP,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的BNP进行比较,发现Ⅱ(181.19±48.06)、Ⅲ(279.26±49.45)和Ⅳ级(882.34±388.7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显著高于健康人(54.12±25.87),而且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BNP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患者(77.14±24.32)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HFEI,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FEI显著高于健康人(0.78±0.42),而且对比Ⅰ(1.58±0.89)、Ⅱ(2.64±1.07)、Ⅲ(4.47±1.39)和Ⅳ级(6.33±1.61)患者HFEI,发现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HFEI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NP和HFEI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和HFEI呈显著正相关(r=0.935,P=0.000);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BNP联合HFEI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结果表明血浆BNP联合HFEI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率高。结论血浆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早期有诊断意义。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