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光程差分析系统(OPD-ScanⅢ)和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综合分析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中山爱尔眼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20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测量所有患者视力恢复情况;通过OPD-ScanⅢ检查测量所有患者全眼总高阶像差;通过Pentacam检查患者角膜曲率、全角膜高阶像差。于术后3个月,采用视功能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NEI-VFQ-25)评估患者视觉质量。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且术后3个月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总高阶像差、全角膜高阶像差较术前升高,Km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高阶像差高、全角膜高阶像差高是影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风险因素。结论:总高阶像差高、全角膜高阶像差高是影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风险因素,可于术前通过OPD-ScanⅢ和Pentacam精确评估患者高阶像差,减少高阶像差升高幅度,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 单位
    中山爱尔眼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