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益肾消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洛昔康片和柳氮磺胺吡啶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消痹汤加减内服,疗程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患者脊柱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活动指数(BASDAI)、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胸廓活动度、腰椎活动度(Schober试验)、"4"字试验、枕-墙距、指-地距、患者整体评分(PGA)以及中医证型评分等指标;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TNF-α、IL-6、降钙素(H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等指标水平,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评分、VAS评分、BASFI、BASDAI、PGA、"4"字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患者胸廓活动度增加,枕-墙距、指-地距缩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活动度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腰椎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证候评分、VAS评分、BASFI、BASDAI、PGA、"4"字试验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枕-墙距、指-地距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胸廓活动度和Schober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ESR、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ESR、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PT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G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BG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益肾消痹汤能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运动能力,且能下调炎性因子水平,防治骨量丢失,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 单位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