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运用多变量路径分析技术,分析饥饿7d(饥饿组)和非饥饿状态下(对照组)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幼鱼的体质量和形态特征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实验对两种状态下的幼鱼进行体质量(g)和全长(L1)、体长(L2)、体高(L3)、头长(L4)、头高(L5)、吻长(L6)、尾柄长(L7)、尾柄高(L8)、背鳍前距(L9)、胸鳍前距(L10)、腹鳍前距(L11)、臀鳍前距(L12)、眼径(L13)等13个形态性状(mm)的准确测定。采用相关系数、决定系数、通径系数和回归方程等统计方法分析两种状态下眼斑双锯鱼幼鱼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两个实验组14个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剔除共线性影响后,通径分析筛选出了对照组对体质量影响显著的4个形态性状,直接作用由大到小排序:L3>L2>L6>L5,间接作用由大到小排序:L5>L6>L2>L3,单独决定系数由大到小排序:L3>L2>L5>L6;饥饿组筛选出5个形态性状,直接作用由大到小是L3>L2>L12>L6>L7,间接作用由大到小是L7>L12>L2>L6>L3,单独决定系数由大到小为L3>L2>L12>L7>L6;对照组和饥饿组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W=-0.819+0.106L3+0.027L2+0.006L6-0.050L5,R2=0.94;W=-0.778+0.078L3+0.016L12+0.015L2-0.055L7+0.018L6,R2=0.930。结果表明,饥饿影响了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但饥饿和非饥饿状态下体高、体长和吻长都是影响体质量的关键因子,其中体高是最主要的因子,该结果可在眼斑双锯鱼的选育工作中对选育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