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云南省结核病新型防治服务模式转型前后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为结核病防治措施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2015-2020年实施并完成结核病新型防治服务模式转型的112个县(市、区)肺结核可疑者就诊情况以及登记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对比分析结核病新型防治服务模式转型前后患者来源、治疗转归、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资料。[结果]结核病新型防治服务模式转型后与转型前相比,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在可疑症状者中开展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的比例均上升(χ2=48,909.69,P<0.0001;χ2=2765.911,P<0.0001;χ2=11,699.384,P<0.0001),男女患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8,P=0.21),年龄构成比0岁~组、65岁~组占比升高,15岁~组占比下降,学生占比上升(χ2=530.337,P<0.001);病原学阳性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χ2=5834.910,P<0.0001);成功治疗的患者占比下降(χ2=548.08,P<0.0001);患者就诊延迟中位数由34d下降至26d(Z=38.173,P<0.0001)。[结论]云南省在实施结核病新型防治服务模式后,在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及诊断方面都有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