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自建国至今已发生20多次洪灾。继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2020年鄱阳湖又出现新高水位事件,并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进一步探究鄱阳湖近代最高水位事件发生的原因,本次研究开展以下2个方面的分析:1)选择鄱阳湖流域1998-2020年23个气象站的逐日降雨量数据和鄱阳湖星子水文站水位数据,利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了鄱阳湖近20年以来极端降雨指标,并从极端降雨角度对鄱阳湖2020年新高水位事件进行了初步分析。2)基于古文献记载和ArcGIS软件,模拟反演了初唐时期鄱阳湖水域范围,并与现今鄱阳湖水域范围进行对比。通过相关分析,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对比分析1998年和2020年汛期极端性降雨的特征,发现2020年汛期降雨量的极端性指标明显高于1998年,即单日最大降雨量指标和极端降雨量指标分别比1998年高~23%和~4%;2020年汛期降雨时间的极端性指标比1998年低,即强降雨日数指标、极端降雨日数指标和持续降雨日数指标分别比1998年低~10%、~18%和~9%。2)基于鄱阳湖流域近20年以来极端降雨指标变化,发现仅从极端降雨因素不足以解释鄱阳湖2020年出现新高洪水位事件。3)基于ArcGIS模拟反演和近2000年以来的气候降雨趋势分析,仅从气候降雨因素不足以解释初唐时期鄱阳湖的水文状态。虽然前人多基于近代短时间尺度的水位过程分析,探讨气候降雨因素与鄱阳湖近代洪水位事件的因果关系。但是本次研究基于年和千年多时间尺度对比分析,发现单从气候降雨因素不足以解释鄱阳湖在此期间的水文变化过程。因此,今后除了气候降雨,还需要在其它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如新构造运动等),以期正确认识鄱阳湖近代和历史时期水位的变化过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