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优秀的文本存在着丰富的艺术性"空白",期待读者参与创造,填补作品留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接受美学的"空白"概念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含蓄",二者在空白设置上具有相似性,都很注重读者的价值和作用,虽然这两种理论的成因是相异的,却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