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蹲和西方蹲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和肌肉激活比较

作者:王凡嘉; 周晨磊; 罗丽娜; 黄尚军; 牛文鑫*
来源:医用生物力学, 2021, 36(05): 705-711.
DOI:10.16156/j.1004-7220.2021.05.007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亚洲蹲和西方蹲动作中下肢关节运动学和肌肉激活程度的差异。方法以11名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和表面肌电同步采集两种下蹲动作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激活信息,并通过OpenSim计算下肢肌力。结果在膝关节弯曲角度峰值时刻,亚洲蹲骨盆前倾,而西方蹲骨盆后倾;此外,与亚洲蹲相比,西方蹲具有显著较小的髋关节屈角、较大的膝关节屈角、较大的髋关节外展角和内旋角。在自重深蹲的下降期和上升期中,西方蹲的比目鱼肌力峰值均显著大于亚洲蹲,西方蹲的胫骨前肌力均显著小于亚洲蹲,峰值时刻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亚洲蹲中,胫骨前肌激活和近侧端关节前屈可能有利于稳定;而在脚跟抬起的西方蹲中,比目鱼肌激活显著,但两者近端肌肉激活模式相同。研究结果为临床深蹲康复方案制定或深蹲训练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