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跨文化改编电影是中国电影史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抗战时期上海跨文化改编电影的衍变描述,考索其时地域生态与跨文化影像的互动与碰撞。此期上海的跨文化改编电影接续了战前“文化利用”的改编观念,在传统审美消费和多方话语角力中形成欲望和传统伦理并存的叙事模式。随后,跨界文人介入电影,跨文化改编实践在“文化利用”的观念基础上实现从“技术模拟”向“揭露人情”转变,锋芒初露的人文气质与调和讽刺,成为战后人文电影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