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PCT、NLR及D-二聚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呼吸内科及重症医学科就诊的8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CURB-65评分系统将肺炎组分为低危组(39例)、中危组(26例)及高危组(21例);根据所有肺炎患者最终预后分为存活组(78例)及死亡组(8例)。比较各组间PCT、NLR及D-二聚体的差异,同时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中3种生物标志物的差异。结果中危组与高危组年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P均<0.05);中危组及高危组与对照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危组与高危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中危组与高危组PCT、NLR及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危组(P均<0.05);高危组PCT及D-二聚体高于中危组(P均<0.05);低危组NLR高于对照组(P<0.05);而低危组PCT及D-二聚体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高危组NLR较中危组无统计学差异;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PCT、NLR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PCT、NLR及D-二聚体预测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0.92及0.97;当PCT取1.54ng/ml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2%;当NLR取7.7时,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91%;当D-二聚体取2.7g/ml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结论 PCT、NLR和D-二聚体水平可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并且是判断CAP预后的良好指标。
-
单位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