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59例晚期胃癌患者,连续治疗3个周期,根据近期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25例和疾病进展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比较不同炎性因子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疾病控制组IL-6、IL-8水平明显低于疾病进展组(t分别=-5.09、-4.69,P均<0.05);治疗后,疾病进展组TNF-α、IL-1β、IL-6、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1、0.77、0.64、0.42,P均>0.05),疾病控制组TNF-α、IL-1β、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分别=-3.60、-2.43、-2.45、-2.32,P均<0.05),且明显低于疾病进展组(t分别=-4.90、-3.54、-7.66、-6.92,P均<0.05)。高IL-6组和高IL-8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均短于低IL-6组和低IL-8组(t分别=-8.13、-10.43,P均<0.05)。结论不同水平IL-6、IL-8晚期胃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结局不同,低水平炎性因子患者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和预后。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衢州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