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大量输血患者病死率及血液检测指标变化情况,探讨大量输血时不同血液制剂的最佳应用比例,为临床总结大量输血患者的输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简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122例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各项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成分)的用量情况及输血前后血液检测指标的变化;同时按死亡组与存活组进行对比。结果 输注的血液成分最多的是红细胞,其次为血浆,两者之比约为2∶1。与输血前相比,死亡组与存活组输血后24 h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而2组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存活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高于死亡组。前2个阶段取血方式,存活组患者采用红细胞4 U+新鲜冰冻血浆(FFP) 4 U和红细胞4 U+FFP 2 U方式取血的比例均高于死亡组(χ2=7.22,P<0.05;χ2=16.47,P<0.05)。结论 对大出血患者,以红细胞∶FFP为(1~2)∶1方案进行输血是可行的;临床医生可选用红细胞4 U+FFP 4 U或红细胞4 U+FFP 2 U输血包方案取用血,该方案可能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
单位简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