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适宜配置方法,提高成品输液的质量,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考察配置方法改进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配置时间和泡沫量的影响,改进方法包括抵消西林瓶内负压、缩短溶媒注入时间、使用螺口注射器、等压抽吸、预先抽净输液袋内空气等。结果 向西林瓶内注入空气抵消负压后缩短溶媒注入时间,使药液在静置5min和摇动2min后的可配置率分别由10%和30%提高到90%和100%,同时,溶解总时长由(9.05±1.12) min降低到(6.10±1.02) min;使用螺口注射器和等压抽吸方法,药液的抽吸时间为(9.60±0.15) s,低于对照组的(23.10±0.20) s;配置完成后实验组成品输液内泡沫量为(2.65±0.46) m L,小于对照组的(11.45±0.63) 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成品输液送达科室后泡沫量较配置完成后有所增加,而实验组成品输液送达科室后泡沫量无明显增多。结论 改进后的配置流程可减少药品损耗,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减少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配置时间,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的服务水平,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 单位
    河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