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技术对新型血管破坏剂A64治疗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超早期改变进行监测,探讨A64治疗后肿瘤超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与IVIM参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建立22只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影像检查组及平行病理组,一次性在裸鼠尾静脉注射A64(2μmol/kg)。影像检查组10只,分别于基线、给药后1 h、2 h、4 h、24 h 5个时间点进行IVIMDWI,动态测量D~*值、f值、D值,于24 h时间点全部处死获取肿瘤标本。平行病理组12只,取基线、给药后1 h、2 h、4 h和24 h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别处死3只获取相应时间点的肿瘤标本,其中24 h的3只从影像检查组24 h扫描结束后处死的动物中随机选取。将所得肿瘤标本进行常规HE及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A64给药后D值于1 h、2 h持续下降,4 h开始回升,24 h上升恢复至基态水平;D~*值和f值在给药后4 h内持续性下降,24 h回升,但f值的变化不如D~*值显著。12 h肿瘤血管即出现形态失常,管腔狭窄、闭塞、破坏和肿瘤坏死,导致肿瘤血管数量减少,CD31平均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 option density,IOD)下降,之后肿瘤新生血管开始增生,4 h时CD31-IOD值回升至基态水平之上。D~*值和f值变化趋势与CD31相似。各时间点的D值、D~*值、f值以及CD31-IOD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5、0.000)。结论 IVIM-DWI相关参数中的D值、D~*值和f值可以对A64治疗裸鼠肝癌移植瘤的超早期疗效进行动态监测与定量评估;IVIM的相关参数D值、D~*值和f值变化与病理学和CD31关系密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