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利塞膦酸钠对正畸大鼠牙根组织中FA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RANK蛋白表达及牙移动、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只SPF级的Wistar雄性大鼠,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包括模型组、利塞膦酸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30只大鼠。高、中、低利塞膦酸钠的每日给药剂量为1、0.5、0.25 mg·kg-1·d-1,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分析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正畸牙移动距离、4组大鼠牙根组织形态、牙根组织中破骨细胞的数量、牙根组织中MMP-2、RANK及FAK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第7、14、21天,高剂量组的正畸牙移动距离、破骨细胞数量、明显较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大鼠低,中剂量明显较低剂量组、模型组低,低剂量组明显较模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素和伊红染色后,实验第7天,模型组根分叉压力侧表面的牙骨质不连续,存在骨吸收陷窝,低、中剂量组也出现骨吸收陷窝,高剂量组骨吸收陷窝较浅;实验第14天,模型组的根分叉处、根尖处均有一定吸收,低、中剂量组牙根吸收多出现在受压力侧的根中1/3处,高剂量组大鼠根尖、根分叉形态基本完整,无明显的吸收;实验第21天,模型组的根尖受压力侧出现轻度吸收,低、中、高剂量组未出现根尖形态明显变化。实验第7、14、21天,高剂量组的牙根组织中MMP-2、RANK蛋白表达明显较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大鼠低,FAK蛋白明显高,中剂量组正畸牙根组织中MMP-2、RANK蛋白表达明显较低剂量组、模型组低,FAK蛋白明显高,低剂量组MMP-2、RANK蛋白表达明显较模型组低,FAK蛋白明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塞膦酸钠可抑制正畸大鼠的牙根吸收的影响,可能与抑制牙根组织中MMP-2、RANK蛋白表达,诱导FAK蛋白升高,抑制破骨细胞数量有关,且利塞膦酸钠剂量越高,抑制牙根吸收作用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