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基于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RAS)突变状态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KRAS基因检测的258例NSCLC患者(男180例、女78例, 年龄33~91岁)资料。入组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0)和验证集(n=78)。分别勾画PET和CT图像肿瘤病灶, 提取PET与CT病灶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CT影像组学评分(RS)模型、PET/CT RS模型及PET/CT RS与临床信息相结合的复合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CT RS模型共纳入4个影像组学特征;PET/CT RS模型共纳入4个CT影像组学特征及8个PET影像组学特征。CT RS模型和PET/CT RS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KRAS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R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8.30~-4.10, 均P<0.001)。PET/CT RS与年龄结合的复合模型在预测KRAS基因突变中表现最佳, 训练集和验证集AUC分别为0.879和0.852, 高于CT RS模型(0.813和0.770)及PET/CT RS模型(0.858和0.834);准确性[81.67%(147/180)和79.49%(62/78)]也高于CT RS模型[75.00%(135/180)和74.36%(58/78)]及PET/CT RS模型[78.89%(142/180)和78.21%(61/78)]。结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可预测KRAS突变状态, PET/CT RS联合年龄的复合模型可提高预测效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