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时对血清脂肪因子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住院诊疗的68例高血压合并LV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厄贝沙坦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150 mg,1次/d;吲达帕胺组患者服用吲达帕胺2.5 mg,1次/d。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下降幅度,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及Chemerin等指标的差异,比较舒张末期心功能指标如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厚度(LVPWT)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SBP、DB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TG、TC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hemerin均下降,其中厄贝沙坦组下降相对明显(P<0.05)。治疗后,厄贝沙坦组IVST、LVPWT及LVMI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达帕胺组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B类药物不仅能够控制血压,在降低高血压合并LVH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及改善心室重构方面具有优势。
-
单位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